3Q小说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二十八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1)

第五百二十八章 招安潮下的海贼们(1)

作者:要离刺荆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3Q小说网 www.3qxs.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送走两位宰相,赵煦忽然有种罪孽深重的感觉。

    “也不知,朕今日所做所为,会毁灭多少道美食……”他喃喃自语着。

    现代的带英,已经衰落了。

    所以,它留给世人的东西,也就剩下了那些大缺大德的传说,以及作为美食荒漠的名声了。

    带英标志性的美食,就是两个很简单的东西。

    炸鱼与薯条。

    不要小看了这两个东西。

    这可是带英往昔日不落帝国的象征。

    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带英能让它的人民,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就能做到炸鱼管够,薯条管饱。

    同时,炸鱼与薯条,也是带英往昔工业实力的象征。

    这两种食物,完全就是为了工业而生的。

    简单、易制作,标准化,能吃饱。

    而赵煦很清楚,他正在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一旦他的计划,顺利推进,并在全国铺开。

    廉价的鱼干,席卷市场。

    无数未来的美食的土壤,将就此断绝。

    因为,当蛋白质唾手可得,当调味品不再稀缺的时候。

    人们就不会再费脑筋去思考如何让一日三餐更加有滋味了。

    那些聪明才智,也就失去了诞生的土壤。

    但没有办法。

    赵煦只能做这个选择。

    农耕民族,想要走向海洋,就需要比岛国更多的驱动力。

    回到福宁殿,赵煦径直走入东閤。

    文熏娘正带着刚刚入宫,还在适应的狄蔷与王氏,在东閤的便殿,教导着她们制作赵煦爱喝的饮子

    见到赵煦回来,三女连忙盈盈一礼。

    文熏娘主动上前,来到赵煦身边,低声问道:“官家下朝了?”

    “可需妾为官家按摩?”她大着胆子,第一次主动问道。

    赵煦笑了一声,看着已经羞红了脸的文熏娘,道:“我先看会奏疏……”

    “等会我会叫熏娘进书房的。”

    “诺。”文熏娘低着头,耳垂滚烫滚烫的。

    赵煦含笑点头,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另外两女。

    发现她们都低着头,但都拿着眼角的余光观察着他。

    这宫中就是这样的。

    卷,卷到极致的那种。

    妃嫔为了争宠,无所不用其极。

    赵煦不会干涉,更不会阻止。

    因为这明显对他有利!

    直接走到御书房,在这里,燕援挑选的御龙直,十二时辰轮班守卫,没有赵煦的命令,连只蚊子也不会放进去。

    掀开帷幕,赵煦走到书房中,然后就将那些放在案几上的实封状,拿了起来。

    这是陈睦到任后,给他写来的一系列实封状——刚刚在紫宸殿,给韩绛、吕公著看的,只是其中之一。

    看着这些密报赵煦眯起眼睛来。

    这些密报上,报告的事情,大抵围绕着三個事情。

    一,扶持造船业。

    二,开始大力推进晒盐技术。

    而这第三件事情,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人才。

    准确的说,是大量海洋航海人才的发掘和招揽。

    而这件事情,陈睦推进的无比顺利。

    最新一封实封状报告说,已经奉旨意,招募了两千多‘外越人’,他已经将这些人编成了一支军队,请求赵煦赐给军名、军额,并降下圣旨,派去将领统帅。

    外越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他们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在《越绝书》中——娄门外力士者,阖庐所造以备外越。

    意思就是,吴王阖庐,曾为了防备海上来的越国侵袭,于是在娄江上建立江防。

    这个时候的外越,可能指的还是真正的越国人。

    但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这个情况就变了——所谓外越,不再是越人或者百越民族。

    而成为了那些不服从中央王朝,逃遁到海外岛屿之上的六国余孽。

    这些人一度给秦王朝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以至于在秦始皇三十七年时,秦始皇不得不下诏:徙天下有罪谪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

    海盗猖獗,秦王朝只能大量迁徙人口过去,防备海盗。

    到了汉代,外越人依然存在。

    著名的齐王田横,就是这股势力的代表。

    不止如此。

    根据赵煦在现代所知道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秦汉之交的‘外越人’,在中原战败后,有一部分人曾杨帆太平洋,将来自中原的先进技术,带到了无数太平洋岛国。

    自汉之后历朝历代,外越人从来不绝。

    而且,成分越来越复杂。

    基本都是中原无地的流亡农民、破产地主和商贾以及逃亡的军人组成。

    他们在王朝兴盛,天下太平时上岸生活。

    在时局混乱,朝廷横征暴敛时,下海求生。

    他们什么事情都敢做。

    既可以当海盗,也可以当海商。

    根据赵煦在现代所知,这个群体将在未来的历史上,扮演重大角色!

    他们在南宋末年,强盛一时,然后投降了元朝。

    并负责了元朝的海运工作。

    那些在史书上,每年将数百万石粮食,通过海运运到北方的人,就是这些人的后代。

    因为元朝,给他们开了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帮我运粮,我不止给你们官当,还让你们自己管自己,除此之外,我还按照你们运粮的石数给你们发钱!

    傻子才不干!

    但,等到元末,随着朝局败坏。

    这些人再次举起了反旗,而且,他们是第一个举旗造反的。

    方国珍就是这些人的首领!

    而这个群体的活动范围,自古一直就在浙江沿海。

    以明州、越州、台州及其外海无数岛屿为活动中心。

    因为这里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境内多山,又靠近大海,同时沿海地区有着数不清的岛屿可供藏匿。

    基本上,这些人是无法剿灭的。

    同时,他们也不需要剿灭——海上生活艰辛且危险。

    只要有可能,大部分人是愿意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所以,只要时局稳定,国家太平,同时朝廷的剥削不算严重。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会乖乖回来,到岸上定居,当一个遵纪守法的顺民。

    这就是明州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的真相。

    因为这里,聚集了整个天下,两千年来最好的航海人才和最勇敢的水手!

    哪怕是在现在,这些人技术也已经足够好了。

    证据就是那两艘曾横渡大海,载着宋使出使高丽的巨舰,就是在明州建造的。

    同时,载着宋使顺利前往高丽,并完成了使命的水手,也都是在明州招募到的水手。

    这些人是什么人?还用想吗?

    航海,可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事情。

    特别是海上风浪变化无穷,洋流涌动,没有经验的人,是不可能顺利驾驶、操纵船只安全往返的。

    所以,陈睦在明州的任务,就是安抚、招揽这些人。

    将这些游离在大宋王朝统治之外的人收编。

    靠着他们来建立大宋的海军以及运输船队。

    将手中的实封状,一一放下来。

    赵煦的眼中,闪烁着精光。

    “陈睦报告说,如今在外海的‘外越人’起码有数万之众……”

    “如今只招募到了两千多人……”

    “不够啊!”

    “朕得想个法子,将这些人全部吸收进大宋的体制。”

    赵煦能理解,在外海岛屿活跃的那些‘外越人’的心思。

    无非是陈睦的官职太小,他们担心说话不算数。

    同时,也是政策风险太大——万一朝廷朝令夕改,怎么办?

    当然,同时也存在着,不少自由惯了/身负命案的海盗头目,害怕上岸后被追究责任。

    “等蔡确福建任满,可以让其将他的天赋带去明州……”

    “以浙江路观察使,出判明州,兼提举明州市舶司、都大海运大使……”

    蔡确是宰相。

    宰相说话的份量,应该足够了。

    这样,大部分‘外越人’都会乖乖上岸,为赵煦的大业发光发热。

    至于剩下的人?

    自也不能浪费!

    他们也该有为了‘大宋再次伟大’而奉献自身聪明才智和血肉的觉悟。

    “无非招安!”

    在其他王朝,造反、暴动这种事情,别说沾上了。

    碰一下都可能被官军杀全家。

    但在大宋不会!

    杀人放火受招安,一直是大宋绿林好汉的出路。

    《水浒传》的宋江和大多数好汉,为什么心心念念,就是要跪舔赵官家?

    原因就在于,之前历代赵官家们信誉良好。

    对于肯受招安的人,从来都是怀柔安抚。

    不止给出路,给高官厚禄。

    还给他们为大宋建功立业的机会。

    比如说,现在在泾原路的老将,同时也是阵斩了党项太尉、监军仁多零丁的彭孙,就是在福建受招安的山贼头子。

    如今,这个昔年的山贼头子,已官拜泾原路兵马都监,武臣阶升到了四方馆使,并以四方馆使,遥领忠州刺史。

    等到他致仕,绝对可以拜正任防御使。

    他若在朝中有人,操作一下,拜正任节度也是有机会的。

    毕竟,他战功很高——静边寨一战,阵斩仁多零丁,打破西贼主力。

    所以,赵煦相信,只要他这边愿意招安,给那些海盗头子赦免,并授给官职。

    那么,这些只想着赚钱的海盗,肯定会归附大宋,并给他的航海大业,鞠躬尽瘁的。

    就像这些人的后辈——那些在元代,给蒙古人海运,甚至组织舰队,跟着蒙古人一起远征日本的海盗们一样。

    赵煦甚至想留下一批海盗,学带英给这些人发私掠证,让他们去抢别人。

    只要这些人肯纳税!

    甚至,赵煦还可以给他们一个政策——抢够了以后,允许他们拿钱买一个爵位。

    国公不可能。

    但开国男、开国伯、开国侯还是可以商量一下的。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给赵煦面子?

    答案是肯定的!

    外越人,自古就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更没有割据一方的想法。

    这就是方国珍,能在朱元璋手下善终的原因。

    同时也是明末的郑芝龙会投降鞑清的原因。

    中国的海盗不同于西方的海盗。

    中国的海盗,只是一群活不下去去海上冒险求生的可怜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都想落叶归根,更想衣锦还乡。

    他们不会也不敢对抗官府。

    只要官府释放出一点善意,他们就会和舔狗一样,立刻回头。

    ……

    赵煦在福宁殿东閤,看着陈睦的实封状时。

    遥远的明州外海,被称为昌国县的群岛上。

    一艘艘渔船,陆陆续续的入港。

    港口码头上,许多穿着青衣的百姓,翘首看向那些归来的渔船。

    “郎君们平安回来了!”

    妇女们高兴不已的带着孩子们,在码头欢呼起来。

    而带着铜钱的商贾,则已经招呼着伙计们,为接下来的鲜鱼收购做好准备了。

    渔船一艘艘靠岸。

    满仓满仓的鲜鱼,被船上的渔民,一匡匡的送到岸上。

    旋即就被在码头上的商贾,当场收购,立刻送去在岛上开辟出来的晾晒场晒制。

    宋武站在码头一角,静静的看着这个场景。

    在他身边,一个裹着青巾的文人模样的男子,轻声说道:“大头领看到了吧?”

    “如今官家圣明,知我等海民艰辛,故命陈明府来我明州,推行德政,授给士绅诸般官船之术,并借官钱与民……”

    “除此之外,官家还命陈明府,广招大头领这样的海上豪杰……”

    “只要愿意归附的,一切从前罪行,全部赦免,不再追究!”

    “同时,还授给官职!”

    “上个月,岱山那边的曹头领,就带着两百人至明州受招安……”

    “陈明府大喜,当场授给曹头领昌国县巡检副使一职……”

    “听说,陈明府还已经上书官家,请求在昌国等地,设置水师,编成禁军……”

    “此事若成,曹头领就可能成为真正的官军了。”

    “未来便是做个提辖,乃至于当一路兵马都监,都是有机会的。”

    “光宗耀祖,指日可待啊。”

    “宋头领麾下有大小船舶百余,乃是这明州外海响当当的人物……若归顺官府,接受招安……”

    “依我之见,别说是小小的巡检副使了,陈明府大喜之下,授给县尉,乃至于本州提辖的官职也不是不可能!”

    “等朝廷旨意下来了真的编练一支禁军水师,宋头领当个指挥使,还不是轻轻松松?”

    宋武听着,明显意动了。

    (本章完)